疫情停課的衝擊

這是近日網路轉傳量大,關於英國在疫情停課所觀察的現象及應對,值得參考:「當學生消失不見、心理健康惡化,英國如何因應疫情對教育的長期衝擊」。

https://www.twreporter.org/a/covid-19-distance-learning-in-uk

除了英國以外,其他世界國家同樣面臨類似問題。

就教育的角度,臺灣相較於英國停課的一些失序現象,我是比較樂觀。以臺中市而言:

1.在教學技巧資源及整體規劃上,近的,有各校素質整齊的資訊組長以及長期推動社群的優質教師團隊。臺中市有教育輔導團。全國性的有國輔導團、夢N以及教育部很早就佈署的「科技輔助自主學習計畫」推動的相關團隊,以及停課之初立即整合並提供全國教育資源(免費帳號、免費上網門號…)

民間的廠商也很給力。最短時間就整理出方便的懶人包以及教材使用免費。

2.在心理健康輔導,停課第二天就在教師群組勉勵:

…5.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,這場疫情是長期抗戰,所以除了如蔡主任提醒的保持健康體能之外,也要多關注自己的心寧。輔導室、各主任及校長,都歡迎各位來聊聊,不管實體面談或線上談天。

所以要請夥伴們持續線上班親會、線上班級同樂會,校長與學生線上哈啦也都會進行。

提供借鏡的有二點:

1.另文的日本經驗:未婚懷孕潮。這點小學或許較少,但也是要留意宣導的。

2.線上教學的重要目的,在於「維繫學生對於學習的興趣與熱誠」,而非「是否學得跟正常上課一樣多的量」。所以「互動互動互動」,我再說一次:「互動」,才有可能讓學生愛你一輩子,願意跟著你學習。

最後,以這篇文章末了註標,與大家共勉:

「我們以為疫情的衝擊快結束了,但這是錯的,這些衝擊將延續數十年。」

當戳破教育的糖衣

班親會上,家長們討論著班級老師還可以改善的作為,但也有部份家長肯定老師的熱情與愛心。此時某位家長開口說,他聽到家裡的孩子在爭執時,弟弟大叫要哥哥閉嘴。追問何來「閉嘴」之說,起初弟弟不講。罰站後還是不說。直到家法伺候了,才說出是上課時老師管理秩序講出來的。所以家長認為老師的言行有問題,無法接受這位老師。聽到這裡,不禁倒吸一口氣:希望孩子幼小的心靈,別因為體罰而留下陰影。對於老師言行舉止的高道德要求,與教導孩子使用體罰,這極大的反差一時無法理解。

為人師表的樣態該如何?循循善誘、有教無類、因材施教?如詩人般的優雅?如狀元般的飽學?最好還要有如馬云的頭腦、如馬斯克班的創意。這完美如聖人的形象,應該只存在於小說戲劇中,真實社會的情況是,老師如同你我身旁有血有肉的一般人。但是他必須有更多的愛心、有更淵博的知識、有更熟練的帶班技巧、有更圓融的溝通能力。除此之外,老師同樣會生氣、情緒也會低落,但依舊要努力控制自己不能爆發。氣話不能說、音量不能大、兇臉不能擺,只因你是老師!!

說到這裡,並非指老師可以有不當的言行,生氣時可以怒罵小孩,而是希望親師可以互信互諒,提醒彼此的不足,給認真的老師修正缺失,因為大家共同的目標框都是要孩子更好

一個家庭教養一、二個孩子,偶而也會怒氣上升。那一班30人左右,赤手空拳的老師,在管控秩序之餘,還要能讓孩子吸收到知識,這是老師的本分,但也絕對值得尊敬。就像日前辛勤的醫護人員因為治療病患不小心染病,有人大聲疾呼要處分失職人員,但能否先體諒他們大量工作的辛勞?檢討疏漏的流程加以改善,而非斥責打擊他們的勇敢。

親師合作、多一點同理,絕對是讓孩子穩健進步的最好途徑。